1933 年,中央党校前身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成立。一路走来,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在强化干部理论武装党性修养和忠诚服务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 202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提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为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锚定复兴使命,育堪当重任之才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要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必须扛牢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责任,坚定党校“为党育才”价值所在,做好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抓好理论教育悟真理之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拨云见日、直抵人心的强大真理力量,领导干部最根本的本领就是理论素养。党校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政治思想的“总开关”和政治理论的“必学题”,系统实施凝心铸魂计划,坚定用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抓好党性锤炼解所遇之惑。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前所未有,党员干部如何在惊涛骇浪中坚韧不拔、在大是大非上旗帜鲜明、在乱云飞渡中从容清醒,靠的是党性锤炼的敲打磨砺和“两个确立”的最大保证。党校必须抓好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恪守政治大节、保持政治定力、做到“两个维护”。抓好专业培训助发展之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党校要紧紧围绕“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求,坚持分领域、抓重点,请进来、走出去,系统办好专业培训,养成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赢得斗争的底气和能力。
聚焦时代命题,献务实管用之策
经世济民,大有可为。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抓好科研咨政既是重点任务、也是重要抓手。必须对理论研究阐释“非抓不可”,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坚持深研究活阐释。聚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命题,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和理论研究优势,既突出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又结合实际、实践、实用,把理论讲彻底、把思想讲鲜活,确保入脑入心。坚持抓重点破难点。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县之大任,围绕党委关注、发展所需、群众期盼等大兴调查研究,沉下去、察实情、寻对策,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强大生产力。坚持弘正道正视听。聚焦意识形态这块国家立心、民族立魂的前沿阵地,分层分类建好宣传队伍,用好“理论大篷车”、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大张旗鼓宣传党的主张、批判歪理邪说,为捍卫意识形态安全贡献强大力量。
坚持姓党根本,办高质严格之校治严风正,质强校强
坚守党校初心,从严治校是重要保障,质量立校是生命工程。党校、党校教师、党校学员都姓党,不同于一般学校、教师和学员,必须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党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构建党委统揽、组织部门主抓、党校主责、有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确保党校事业发展方向不偏、力量不减。要纵深推进建设改革。深耕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后半篇”文章,锚定既定目标,系统实施党校创新工程,一体推进美丽精致校园建设、知名教师人才引育、精品课程基地打造等,全方位提升党校教学水平。要着力营造良好风气。加强新时代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突出政治建设统领,把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落实到治校、治教、治学各环节,引导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不断浓厚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
(作者系仁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